(速新闻记者 赵淑柳 蔡倩蕊 通讯员 陈安妮 周珍旭)5月的泗洪县瑶沟乡秦桥村,绿意盎然。5月11日,记者走进泗洪县淘趣多肉经营部,仿佛踏入一个五彩斑斓的微观世界:晶莹剔透的玉露、娇艳欲滴的吉娃娃、憨态可掬的熊童子……形态各异的多肉植物层层叠叠,在阳光下闪耀着勃勃生机。负责人杨晓亮手持直播设备,正对着镜头熟练地介绍多肉植物养护技巧,屏幕上不断弹出网友的点赞和订单。
“谁能想到,这些‘小肉肉’能成为致富法宝?”杨晓亮笑着说。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回忆起起步时的艰辛,杨晓亮感慨万千。
一切始于一次SYB创业培训。在培训中,杨晓亮敏锐发现,瑶沟乡温暖湿润的气候、充足的光照条件,正是多肉植物生长的 “天然温床”。抱着试一试的心态,2016年,他毅然返乡,在秦桥村创办了泗洪县淘趣多肉经营部,并尝试通过网络打开销售渠道。
现实很快给了他“当头一棒”。缺乏种植经验的他,遭遇病虫害肆虐、品种培育难题,再加上市场波动,基地一度陷入困境。“最困难的时候,看着大片死亡的多肉植物,整夜整夜睡不着觉。”杨晓亮回忆道。
关键时刻,瑶沟乡全民创业办伸出援手,邀请农业技术特派员现场指导杨晓亮,并帮助他赴云南昆明取经。杨晓亮一边跟着专家学习,一边通过网络课程、专业书籍恶补知识。经过反复试验,他不仅攻克了种植技术难关,还成功培育出多个特色新品种。
销售渠道的突破来自互联网。杨晓亮抓住短视频风口,注册“淘趣多肉”抖音账号,每天坚持直播带货。从最初只有100个粉丝,到如今粉丝量突破1万;从零散订单到日均发货超百单,他用镜头将秦桥村的多肉植物推向了全国市场,形成“线上+ 线下”的经营模式。
线上,淘宝店铺运营成熟;线下,产品占据泗洪当地50%的市场份额。多肉植物品种超过1000个,年收益近40万元。更令人欣喜的是,基地还带动了周边村民就业——常年聘请2名固定员工,农忙时临时用工10余人,人均年增收3万元以上。
“下一步,我打算扩大种植规模,拓宽销售渠道,让更多人感受多肉植物的魅力。” 展望未来,杨晓亮眼中满是憧憬。从“创业小白”到“多肉大王”,他用行动证明:只要敢于创新、善于借力,小小的多肉植物也能变成金灿灿的“致富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