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发盱眙,一家3人被蜱虫叮咬2死1伤,泗洪人要注意了...
2018-7-4 21:33 来自 admin 发布 @ 热点关注
近日,江苏盱眙铁山寺附近的宋先生(化姓)一家可谓祸不单行。先是5月底6月初,小舅子和岳母先后被蜱虫咬伤后,因在当地医院迟迟未能确诊,多器官衰竭而病重不治。可谁知在宋先生为岳母处理丧事的过程中,裸露在外的右小臂也不小心被蜱虫咬了一口,这让他也在鬼门关走了一遭。
宋先生告诉现代快报记者,6月9日,他去铁山寺处理岳母的丧事,当时感觉右小臂被什么虫子咬了一口,后来到当地乡镇卫生院就医,因为不能肯定是被蜱虫咬伤的,就简单地进行了消毒处理。由于家里人接连去世,宋先生心里有点担心,6月11日他又到县医院做了检查,身体各项指标都正常。6月12日下午,他开始发烧,头昏、浑身乏力。6月13日,家人带他到南京鼓楼医院就诊,被确诊为蜱虫叮咬产生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南京鼓楼医院感染科主治医师吴卫华说,病人入院时情况非常危险,出现多器官功能损害,并有咳血、血小板下降、凝血功能障碍等问题。南京鼓楼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医师周文三、管床医生吴卫华以及感染科的医护人员立即对患者进行针对蜱虫的治疗,经全力抢救和精心护理下,宋先生脱离危险,已康复出院。
科普:什么是蜱虫?
蜱虫也叫壁虱,俗称草扒子、狗鳖、草别子、牛虱、草蜱虫、狗豆子等等。常蛰伏在浅山丘陵的草丛上,不吸血时,才像绿豆大小,也有细如米粒的;吸饱血液后,有饱满的黄豆大小,大的可达指甲盖大。蜱虫极其喜欢皮毛丛密的动物,如长毛的狗狗。
狗狗症状:某些蜱虫在吸血时分泌的神经毒素可导致狗狗运动性纤维的传导阻滞,可导致呼吸衰竭而死亡,称蜱瘫痪。
蜱虫传播的疾病: 莱姆病、立克次氏体、埃里希体、Q热、蜱媒回归热以及一些细菌性疾病如土拉弗氏菌病、布鲁菌病和鼠疫等。
[attach]62962[/attach]
为什么蜱虫叮咬后会生病呢?
小小蜱虫究竟是什么?咬一口怎么还会致命?原来,蜱虫体内有一种可怕的病毒,叫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也称新型布尼亚病毒),这种病毒可以通过蜱虫叮咬而传播给人,引起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值得一提的是,这个病是首先在中国发现的。
由于大部分人没有此类知识,被咬后往往用手拔出蜱虫。
被蜱虫叮咬的伤口
这样错误的举动是会有可能致命的,由于蜱虫嘴上有倒刺,在去除蜱虫时生拉硬拽极容易让蜱虫的口器断裂卡在皮肉里,造成伤口感染,甚至可危及生命。
蜱在叮刺吸血时多无痛感,但由于螯肢、口下板同时刺入宿主皮肤,可造成局部充血、水肿、急性炎症反应,还可引起继发性感染。 有些硬蜱在叮刺吸血过程中唾液分泌的神经毒素可导致宿主运动性纤维的传导障碍,引起上行性肌肉麻痹现象,可导致呼吸衰竭而死亡,称为蜱瘫痪。多见于儿童,如能及时发现,将蜱除去,症状即可消除。
由于蜱虫主要栖息在草地、树林中,因此外出游玩时最好在暴露的皮肤上喷涂驱蚊液,尽量避免在野外长时间坐卧。注意做好个人防护,穿紧口、浅色、光滑的长袖衣服。蜱虫常会附着在人体的头皮、腰部、腋窝、腹股沟及脚踝下方等部位。
如果发现蜱虫附着在身体上,应立即用镊子等工具将其除去。因蜱虫体上可能含有传染性病原体,所以不要直接用手将蜱虫摘除或是用手指将其捏碎。可用氯仿、乙醚、煤油、松节油或旱烟涂在蜱头部待蜱自然从皮肤上落下。
被咬一般有两种解决办法,第一用镊子小心夹住头部拔出蜱虫的口器。
第二用酒精涂抹在伤口,使蜱虫自行脱离(较安全)
夏季毒虫叮咬事件频发建议尽量不要在草木茂盛处逗留,可在伤口处涂抹花露水驱蚊水来防治毒虫,被叮咬应尽快前往医院诊所。
被蜱虫咬一口可不是开玩笑的,如果自己没有专业性知识就不要自己处理,最好前往诊所医院,因为蜱虫带有致命的病菌,避免危及生命外出时建议大家多看看攻略如何防治毒虫。
- 最近查阅:
免责声明:
本平台旨在开源共享精神,请勿发布敏感信息,任何违法信息我们将移交公安机关;
上一篇: 水电安装改造
下一篇: 兴洪中学暑假补课和补课收费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