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洪这下出名了!全城都在传!
2020-5-30 09:01 来自 微微 发布 @ 热点关注
本帖最后由 微微 于 2020-5-30 09:08 编辑
泗洪一个依偎在淮河下游的小城从属江苏地处南北交界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四季分明,雨热同季糅合了南北方各自特色饮食、习俗、方言等皆具有复杂性和过渡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倒体现了点儒家“中和”思想的意味
(泗洪地理位置示意图,绘制/安恬)▼126733
它是淮河文明之源、华夏文明之脉古文化是这片土地最深沉的底色也是水韵之城、鱼米之乡“水”渗透了这片热土的角角落落如附着在画布上的花青颜料一般恣意流淌着或深或浅地在画面上“凿出”一条条纵横交错的生命脉络赋予了这座城市无尽的灵秀和飘逸(泗洪龙集水天一色,摄影/张连华)▼126732
这座美丽小城的诞生可谓是天手执画笔先铺上历史的底色描摹水的脉络再泼上花青染绿一城生机后密匝点缀着万物生灵掺着些许暇逸交织出瑰丽缱绻的梦里水乡泗洪便是这样被绘出来的(水乡泗洪,请横屏观看,摄影/张连华)▼126734
126735在今天的江苏西部中国第四大淡水湖洪泽湖便卧于此湖面辽阔,资源丰富素有“日出斗金”的美誉泗洪坐拥洪泽湖40%的水面是一座被水滋养出来的城市其南临淮河西靠天岗湖内部也被众多河流分割(泗洪内外水系图,绘制/安恬)▼126736
最古老的两条河如一把张开的剪刀把青阳镇城东部分片区裁成一个不规则的三角形北支为濉河南支为古汴河途径各乡归入洪泽湖(泗洪千禧塔处于古河交接处,摄影/张连华)▼126737
境内自古以来就是“膏腴之乡”有“水陆都会”“水乡泽国”之称据《泗虹合志》记载黄帝时泗洪青阳镇为黄帝之子少昊的封地因在当时是水陆交通重镇被四方诸侯所虎视西周时泗洪是徐国中心后徐被吴灭又历经了越、楚等国(泗洪古徐城鸟瞰图,摄影/张连华)▼126738
曾作为南北大动脉的隋唐大运河从泗洪穿过隋炀帝大业元年开凿通济渠今残存泗洪境内一段俗名“老汴河”是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残存于泗洪境内的老汴河,摄影/张连华)▼126739
后为加强对汴渠漕运管理唐代重设泗州城因其地处淮河下游、汴河之口系中原之咽喉,南北之要冲则“天下无事,则为南北行商之所必历天下有事,则为南北兵家之所必争”是我国历史上交通发达、经济繁荣、人口密集的港口名城昔日水面船舶如流、巨贾云集“官舻客鳊满淮汴,车驰马骤无间时”繁华程度可见一斑(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里有汴河的景象,昔日的繁华程度可窥见一斑)
▼126740
后隋炀帝命修筑御道、遍植柳树遂形成汴水晴波、隋堤烟柳二景至此无数文人骚客在此吟诵白居易曾留下著名诗篇——《长相思》“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芳草萋萋,空余废都斜阳,淮水滔滔,难寻运河残柳,摄影/夏寿长,来源:泗洪影坛)▼126742然而这座因水而兴的城市最后也因水而败清康熙十九年黄河夺汴入淮泗州城被滚滚狂涛淹没在洪泽湖底“永为鼋鼍 之窟”成为现今世界范围内保存较为完整的一座水下古城
由此在民间至今流传着水母娘娘沉泗州的神话传说这些灿烂辉煌的往昔若浩渺星光洒在当下的每一条河流里波光潋滟,源远流长(泗洪洪泽湖湿地公园水域,摄影/张连华)▼126741
如今残存的古汴河和老濉河依旧穿梭在泗洪的大街小巷见证着这座古朴城市的岁月变迁养育着一城之人和着众多水系汇成了梦里水乡[/co
泗洪一个依偎在淮河下游的小城从属江苏地处南北交界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四季分明,雨热同季糅合了南北方各自特色饮食、习俗、方言等皆具有复杂性和过渡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倒体现了点儒家“中和”思想的意味
(泗洪地理位置示意图,绘制/安恬)▼126733
它是淮河文明之源、华夏文明之脉古文化是这片土地最深沉的底色也是水韵之城、鱼米之乡“水”渗透了这片热土的角角落落如附着在画布上的花青颜料一般恣意流淌着或深或浅地在画面上“凿出”一条条纵横交错的生命脉络赋予了这座城市无尽的灵秀和飘逸(泗洪龙集水天一色,摄影/张连华)▼126732
这座美丽小城的诞生可谓是天手执画笔先铺上历史的底色描摹水的脉络再泼上花青染绿一城生机后密匝点缀着万物生灵掺着些许暇逸交织出瑰丽缱绻的梦里水乡泗洪便是这样被绘出来的(水乡泗洪,请横屏观看,摄影/张连华)▼126734
126735在今天的江苏西部中国第四大淡水湖洪泽湖便卧于此湖面辽阔,资源丰富素有“日出斗金”的美誉泗洪坐拥洪泽湖40%的水面是一座被水滋养出来的城市其南临淮河西靠天岗湖内部也被众多河流分割(泗洪内外水系图,绘制/安恬)▼126736
最古老的两条河如一把张开的剪刀把青阳镇城东部分片区裁成一个不规则的三角形北支为濉河南支为古汴河途径各乡归入洪泽湖(泗洪千禧塔处于古河交接处,摄影/张连华)▼126737
境内自古以来就是“膏腴之乡”有“水陆都会”“水乡泽国”之称据《泗虹合志》记载黄帝时泗洪青阳镇为黄帝之子少昊的封地因在当时是水陆交通重镇被四方诸侯所虎视西周时泗洪是徐国中心后徐被吴灭又历经了越、楚等国(泗洪古徐城鸟瞰图,摄影/张连华)▼126738
曾作为南北大动脉的隋唐大运河从泗洪穿过隋炀帝大业元年开凿通济渠今残存泗洪境内一段俗名“老汴河”是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残存于泗洪境内的老汴河,摄影/张连华)▼126739
后为加强对汴渠漕运管理唐代重设泗州城因其地处淮河下游、汴河之口系中原之咽喉,南北之要冲则“天下无事,则为南北行商之所必历天下有事,则为南北兵家之所必争”是我国历史上交通发达、经济繁荣、人口密集的港口名城昔日水面船舶如流、巨贾云集“官舻客鳊满淮汴,车驰马骤无间时”繁华程度可见一斑(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里有汴河的景象,昔日的繁华程度可窥见一斑)
▼126740
后隋炀帝命修筑御道、遍植柳树遂形成汴水晴波、隋堤烟柳二景至此无数文人骚客在此吟诵白居易曾留下著名诗篇——《长相思》“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芳草萋萋,空余废都斜阳,淮水滔滔,难寻运河残柳,摄影/夏寿长,来源:泗洪影坛)▼126742然而这座因水而兴的城市最后也因水而败清康熙十九年黄河夺汴入淮泗州城被滚滚狂涛淹没在洪泽湖底“永为鼋鼍 之窟”成为现今世界范围内保存较为完整的一座水下古城
由此在民间至今流传着水母娘娘沉泗州的神话传说这些灿烂辉煌的往昔若浩渺星光洒在当下的每一条河流里波光潋滟,源远流长(泗洪洪泽湖湿地公园水域,摄影/张连华)▼126741
如今残存的古汴河和老濉河依旧穿梭在泗洪的大街小巷见证着这座古朴城市的岁月变迁养育着一城之人和着众多水系汇成了梦里水乡[/co
免责声明:
本平台旨在开源共享精神,请勿发布敏感信息,任何违法信息我们将移交公安机关;
上一篇: 招聘!泗洪县图书馆招人了!
下一篇: 谁才是泗洪的“夜市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