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or=rgba(0, 0, 0, 0.9)]中国江苏网8月26日宿迁讯 [color=rgba(0, 0, 0, 0.9)]近日,工行宿迁泗洪支行成功拦截了一起电信诈骗案件,为客户付女士避免了19500元的经济损失。这不仅展现了银行工作人员高度的职业敏感性,也为社会公众敲响了防范电信诈骗的警钟。 [color=rgba(0, 0, 0, 0.9)]8月25日上午10时左右,付女士急匆匆地来到工行泗洪支行办理转账业务。她表示需要将19500元汇入一个指定账户,工作人员在指导客户填写汇款单时无意中发现客户手机聊天记录里出现了“切记不要到自助机、一定要保密”等字样,看到这里,银行工作人员立即提高了警惕。经过详细询问得知,付女士称其是前来领取“扶贫资金”,“客服人员”引导她到就近网点办理现金汇款。更让人痛心的是,这19500元并非付女士自己的积蓄,而是她向朋友借来的钱。
[color=rgba(0, 0, 0, 0.9)]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银行工作人员判断这很可能是一起典型的电信诈骗案件,网点工作人员耐心地向付女士解释,所谓“客服人员”引导她使用的手机app实际上并非官方应用商店的正规软件,而其承诺的高额扶贫资金更是缺乏可信依据。同时,网点工作人员还列举了近期发生的多起类似案例,提醒付女士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信息。然而,付女士对这些劝说一时未能接受,她坚称自己已经核实过相关信息,并相信对方不会欺骗自己。面对这种情况,银行工作人员没有放弃,而是进一步采取行动,协助付女士拨打了当地公安机关的电话,请求警方介入调查。最终,在多方努力下,付女士意识到自己可能遭遇了骗局,决定停止转账操作并向警方报案。
[color=rgba(0, 0, 0, 0.9)]此次事件充分体现了金融机构在防范电信诈骗中的重要作用,作为每天接触大量客户的一线窗口,银行不仅是金融服务的提供者,更是守护群众财产安全的重要屏障。工行泗洪支行员工凭借敏锐的洞察力和强烈的责任心,成功阻止了一起潜在的诈骗案件,为付女士挽回了重大损失。然而,这起事件也暴露出当前电信诈骗手段的隐蔽性和迷惑性。犯罪分子利用一些看似合法正规的名义,诱导受害者放松警惕并实施诈骗。对于普通民众而言,提高防骗意识尤为重要。首先,要增强辨别能力,不轻信任何未经官方认证的消息;其次,遇到涉及金钱的事项时,务必与家人或朋友商量,切勿盲目行动;最后,当怀疑自己可能遭遇诈骗时,应及时求助于公安机关等权威机构。
扩散! 提醒家人朋友 不要受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