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泗洪,精彩不断,每天更新!

微泗洪

搜索
查看: 1108|回复: 2

江苏疾控权威发布!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0-4-1 06:20
  • 签到天数: 148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23-9-8 08:21:15|来自:澳大利亚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宿迁
    进入九月,天气渐渐转凉,季节交替变换时,是各种呼吸道疾病和传染性疾病的高发季节,本月也恰值开学季,随着学生在短时间内大量聚集,应注意学校肺结核的发生。此外,还要重点关注猴痘诺如病毒感以及人感禽流感等。

    江苏疾控做出以下提醒👇


    一、预防学校肺结核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病原学阳性的肺结核患者为其重要的传染源。本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随着开学季到来,要警惕学校聚集性疫情的发生。

    预防措施:
    1、把好新生入学体检关,将结核病检查项目作为新生入学体检和教职员工入职体检和常规体检的必查项目;

    2、充分利用学生晨检、因病缺勤和病因追踪等工作,加强学校结核病主动监测,及时发现病例,防止蔓延扩散;认真做好密切接触者的筛查、医学观察和随访工作;

    3、居室内经常开窗通风,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时遮掩口鼻;

    4、咳嗽、咳痰2周以上,或痰中带血,应怀疑是否得了肺结核,要及时接受检查;如出现肺结核可疑症状或被诊断为肺结核后,要主动向学校报告,不隐瞒病情、不带病上课;一旦诊断为肺结核,应立即在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接受规范治疗。学生肺结核患者应按《中国学校结核病防控指南》相关要求接受休复学管理。


    二、猴痘

    猴痘病毒在人和人之间的传播主要是通过接触猴痘患者的皮肤或黏膜损伤处、口腔分泌物、呼吸道飞沫、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如床上用品)等。

    据《猴痘公众防护指南(2023)》显示,猴痘感染的高风险人群包括与猴痘患者生活在一起或与之有密切接触(包括性接触)的人,比如男男性行为人群;接触猴痘患者的人,包括猴痘病毒的卫生工作者;儿童、孕妇以及免疫力低下的人群。

    虽然猴痘对人群普遍易感并有一定的传播风险,但是与新冠、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传播速度相比,猴痘的传播速度还是比较慢的。而且与性传播相比,日常接触传播的风险比较低。日常生活中,注意自我保护,是不容易感染猴痘的。
    预防措施:

    1、加强自我防护意识,及时关注所在地区或旅行目的地猴痘疫情信息。在猴痘疫情正在发生地区,避免发生不安全性行为(如网约、多性伴等)。

    2、若发现性伴有皮疹(尤其是生殖器、肛周等部位),要避免与其发生密切接触。

    3、使用安**不能完全预防感染猴痘病毒。

    4、出入境途中,如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如实告知交通工具乘务员,并配合做好自我防护。

    5、入境人员按要求做好入境相应管理措施,落实自我健康监测,若出现不明原因急性皮疹、淋巴结肿大等不适症状,应立即申报,并告知医生接触史。


    三、预防诺如病毒胃肠炎

    诺如病毒是全球急性胃肠炎的散发病例和暴发疫情的主要致病原。全省每年的流行高峰大约为当年的10月份左右到次年的四月份左右,常被称为“冬季呕吐病”。聚集性和暴发疫情主要发生在学校、托幼机构等人群聚集场所。目前全省已进入开学季,各类学校和托幼机构尤其应关注诺如病毒疫情发生情况。

    防治要点:

    1、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不吃生冷变质的食物,彻底清洗生食的水果和蔬菜,海鲜类食品一定要彻底地煮熟煮透后再食用。平时注意饮用水卫生。

    2、勤洗手用肥皂和流水至少冲洗20秒,防止病毒经手进入消化道。需要注意的是,消毒纸巾和免冲洗的手消毒液不能代替标准洗手程序。

    3、流行季节,少去人多的公共场所,减少感染机会。

    4、平时要注意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当出现腹泻和呕吐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并和家人相对隔离,呕吐和腹泻后应清洗和消毒被污染的环境表面和衣物等。厨工应该保持良好的手部卫生,避免裸手直接接触即食食品。

    5、集体单位在发现疫情苗头时应及时和辖区疾控中心联系,共同核实和尽快处置疫情。


    四、谨防人感染禽流感

    2021年7月以来,国内多地都报告过人感染禽流感病例,并且禽类感染的报道也时有发生,提示禽流感病毒在环境中依然存在,且感染人的风险没有降低。

    人感染禽流感的主要感染来源是接触染毒的活禽或去过受污染的活禽市场。患者初期一般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气短,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腹泻等全身症状。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多在发病3~7天出现重症肺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呈重症肺炎等表现。

    防病措施:

    1、尽量避免接触活禽或去往有活禽的场所,如必须接触,应做好个人防护,如佩戴口罩和手套。接触之后需要彻底清洁双手。

    2、在正规市场采购经检疫合格的冷鲜禽,避免采购活禽。

    3、处理禽类时注意个人防护,佩戴口罩、手套,并尽快清洗双手。

    4、注意生熟分开,禽类要彻底煮熟后食用,不采购、烹饪、食用来源不明的禽类或病死禽。

    5、去往野生禽类较多的公园、活禽散养较多的地区、有活禽售卖的市场时应当注意个人防护并减少接触。

    除了以上,
    托幼机构还要留意流感手足口等。
    另外,秋季户外遛娃放风,
    别忘了防蜱虫
    最后,祝大家健康!平安!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3-9-8 10:56:03|来自:澳大利亚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澳大利亚
    顶下!!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3-9-8 14:06:22|来自:澳大利亚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澳大利亚
    帮顶!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