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充客服类诈骗
是电信网络诈骗中的老套路 大家已经非常熟悉了 这类的诈骗手法并不高明 但为什么诈骗分子却 总能屡屡得手呢? 今天,小编带你来看一组案例
真实案例
近日,泗洪的陈女士(化名)接到一个自称是某东的“客服”来电,告知陈女士因其在电商平台购买东西的时候,开通过第三方支付通道,如果后期不小心使用并支付没有及时还款,会产生高额的利息费用,对征信有很大影响,“客服”建议陈女士关闭此通道。陈女士心想可能是孩子平时网购时不小心开通过,于是便在“客服”的指导下进行一番操作。 “客服”先是向陈女士发了一个网址链接,陈女士进入网站后看到网站显示“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在该网站内陈女士找到了“客服”,并按“客服”指导,首先下载了一款名为:“Teams”的手机APP,然后该APP的客服人员告诉陈女士要关掉“第三方支付平台”需要先将其“微粒贷”里面的额度提现到银行卡内,陈女士便按照对方要求,从微粒贷里借了102000元并转到了自己银行卡,之后对方向陈女士发了一个银行卡号,称该卡号是虚拟账号,陈女士借的微粒贷里的钱就是从这个账号里面借的,让陈女士将钱全部转到这个卡里,等于就是把刚才微粒贷借的钱还上了,对方承诺转账完成后,就可以把“第三方支付”通道关闭。 陈女士按对方要求,将102000元全部转给对方,后对方表示要想永久关闭的话,还需要将其微信内所有的零钱都提现到银行卡,然后再全部转到对方指定的账号内。随后,陈女士又将微信内的2万余元全部转给对方指定账户,转账完成后,陈女士查看自己微粒贷时发现仍欠款,才意识到自己被骗,共计损失124000元。
01 有利可图 骗子往往会让受害人以为有利可图,说是退款实则骗款。
02 威胁恐吓 诈骗分子通过威胁恐吓等手段让受害以为不按照他的指示操作真的会影响个人征信。
其中 冒充某东客服类诈骗高发 那么这类诈骗 主要针对哪些人群呢
01 “针对担心影响征信人群”
骗子冒充“某东白条”、“某东金条”工作人员,谎称受害人名下银行卡存在“不良**记录”、或是开通了第三方支付通道,可能会影响个人信用等,将会影响征信为由,要求受害人根据要求解除不良征信影响。
02 “针对有**需求人群”
骗子通过短信、电话伪装成“某东金融”平台客服,称其可为受害人提供“某东白条”、“某东金条”**服务,且利息低,无担保。经过一系列看似正规的程序后,骗子以缴纳“手续费”、“保证金”、“解冻费”、“验资”、“制作流水”等各种理由要求受害人向指定账户转账或向虚假APP充值,实施诈骗。
03 “针对无**需求人群”
诈骗分子冒充“某东白条”、“某东金条”工作人员,通过事先非法获取的受害人身份、银行卡等具体信息击破受害人心理防线、让其放下戒备心理。谎称受害人信息被盗用、或者操作不当误勾选了该金融平台的**业务,必须关闭、注销该APP。
客服来电称要办理业务 一定要通过官方网站咨询 不贪小便宜 不添加陌生人为好友 绝不下载来路不明的手机APP 如有疑问可拨打110进行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