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宿迁轨道交通微信公众号编辑 | 戚珍妮 审核 | 张希刚近日宿迁市交通运输局网站发布关于印发《宿迁市“综合交通”建设实施意见》的通知共安排实施项目48个
铁路项目4个、高速项目7个国省干线公路项目17个干线航道项目4个、港口项目9个城市快速路项目5个、综合客运枢纽项目2个涉及潍坊至宿迁铁路(宿迁段)新沂至淮安铁路沭阳段新扬高速宿迁南枢纽至黄花塘枢纽宿迁段346省道泗阳段324省道(迎宾大道至杨舍路)快速化改造工程合宿铁路泗洪北站综合客运枢纽……快来看看有你关心的吗?
主要内容有 ∨3. 构建“多级协同”的铁路网。 近期:建设潍宿铁路、合宿铁路,建成运河宿迁港铁路专用线,力争开工建设淮新铁路。开展宁宿多通道网络研究,构建宿迁与南京1-1.5小时城际交通圈。深化连宿蚌铁路规划研究,力争纳入上位规划。至2025年,新增铁路通车里程6.3公里,铁路总里程达204公里。其中,高铁里程63.5公里。
中远期:建成潍宿铁路、合宿铁路、淮新铁路,规划新增实施连宿蚌铁路、宿淮铁路扩能改造、新长铁路扩能改造以及沭阳港庙头作业区、泗阳港综合物流园、泗洪港朱湖作业区等铁路专用线,规划新增宿迁-观音机场-徐州、高铁东站与南站连接线、中心城区至县区之间的市域市郊铁路。至2035年,铁路总里程达492公里。其中,高铁总里程192公里。(责任部门:市铁路事业发展中心,各县(区)交通运输局)
4. 打造“内畅外联”的高速网。
近期:建成京沪高速改扩建、宿连高速、盐洛高速宿城至泗洪段;开工建设泗蚌高速江苏段、新扬高速宿迁枢纽至黄花塘枢纽段改扩建、临盐高速。开展盐洛高速北延、泗蚌高速北延等规划研究,力争纳入上位规划与预控沿线建设用地,特别是重点研究盐洛高速北延,推动市政府行文上报省政府,作为“一事一议”事项上报,由省政府批复后实施。至2025年,力争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19公里,总里程达365公里。
中远期:续建泗蚌高速江苏段、新扬高速宿迁枢纽至黄花塘枢纽段改扩建、临盐高速,规划新增实施盐洛高速北延、泗蚌高速北延等。至2035年,高速公路总里程达569公里。(责任部门:局综合计划处,市铁路事业发展中心、各县(区)交通运输局)
5. 完善“覆盖乡镇”的国省干线网。
近期:继续完善区域运输通道。一是实施上一轮省道网规划的国省干线公路。续建并建成S268二期洋河段、S268三期、S267泗阳庄圩至京杭运河段、S346宿豫段、G343泗阳城区段改线;开工建设G235、S346泗阳段、S267泗阳京杭运河至330省道段、S267沭阳段、S505、S250、S344沭阳至湖滨新区段、S324沭阳东段、S236沭阳段。二是积极争取将洋河-临淮、泗洪-太平、魏营-上塘、G633东延、S464南延、汤沟至沂涛公路、归仁至山头公路等新规划的项目纳入新一轮省道网规划并力争开工建设。至2025年,新增建成普通国省干线公路通车里程53公里,总里程达914公里,乡镇覆盖率提高到78%。 中远期:建成省道网规划(2012-2020年)的所有规划项目以及洋河-临淮、泗洪-太平等7条新一轮省道网规划的项目。至2035年,国省干线公路总里程达1330公里,乡镇覆盖率达到100%。(责任部门:局综合计划处,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各县(区)交通运输局)
6. 提升“便民富民”的农路网。
近期:至2025年,建成“美丽农村路”2000公里、实现乡乡都有美丽农村路,实施县道改造提升80公里,实施规划发展村庄通达、苏北住房条件改善、经济产业等节点通达乡村道工程320公里,桥梁改造60座,生命安防工程3000公里,农村公路三类及以上桥梁比例达到97%以上,基本消除临水等危险路段安全防护缺失的安全隐患。 中远期:至2035年,形成规模结构合理、设施品质优良、治理规范高效、运输服务优质的农村公路交通运输体系,“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格局基本形成。(责任部门: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各县(区)交通运输局)
7. 建设“高效便捷”的城市快速网。
近期:建成迎宾大道二期、张家港大道2条快速路;开工建设324省道(迎宾大道至杨舍路)快速化改造工程。至2025年,新增快速路通车里程17公里,快速路(含准快速路)总里程达72公里。
中远期:至2035年,“二环十射”快速路网基本建成,总里程达166公里,中心城市与高铁南站、高铁东站、高速公路之间及各片区之间实现快速通达,市民出行更加便捷高效。(责任部门:局综合计划处,市铁路事业发展中心、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
8. 推进“干支衔接”的水运网。
近期:建成宿连航道、京杭运河绿色现代航运综合整治工程;力争开工建设徐洪河航道整治工程。至2025年,新增干线航道里程102公里,航道总里程达1021公里。其中,干线航道(三级及以上)达245公里。建成恒力产业园码头、惠然实业码头、陆运河作业区码头一期,泗阳港区国望高科码头、成子河作业区新建庄码头、庄圩码头,泗洪港区朱湖作业区码头、双沟作业区码头等10个码头,优化港口功能布局,加强岸线资源整合和集约利用,开展宿连航道、徐洪河航道沿线码头布局和产业协调规划,实现港产城融合发展。
中远期:续建并建成徐洪河航道整治工程,规划新增实施新汴河航道整治工程、洪泽湖西南线航道整治工程。至2035年,干线航道(三级及以上)总里程达到330公里。随着宿连航道全线建成通航,重点围绕岸线和乡镇产业布局建设一批港口码头,规划实施中心港区来龙码头、陆运河作业区码头二期、皂河七堡码头,沭阳港区悦来码头、耿圩码头、桑墟码头、黄庄码头,泗阳港区王集码头、芦沟河产业发展码头,泗洪港区洪泽农场粮食专用码头等10个码头。(责任部门:市港航事业发展中心,各县(区)交通运输局) 9. 开辟“填白补齐”的航空网。
开展宿迁运输机场规划研究,提前谋划机场选址、市场分析、投融资等并适时开展可研等前期工作,力争到2025年纳入国家运输机场布局规划,2035年建成宿迁运输机场。(责任部门:局综合计划处) (三)以服务民生为导向,提升客货运输服务水平
10. 提高现代客运高效率。
城际客运方面,坚持高铁客运为主体,长途客运为补充,提升改造既有长途客运站。依托高速铁路的建设,实施宿迁东站、泗洪北站、沭阳站综合客运枢纽,构建以铁路为主导的“两主四辅” 综合客运枢纽布局(“两主”—宿迁站、宿迁东站综合客运枢纽;“四辅”—洋河北站、沭阳站、泗洪北站、泗阳站综合客运枢纽)。
到2025年综合客运枢纽县级及以上城市覆盖率达到75%,2030年前达到100%。城市客运方面,坚持公交为主体,出租车(网约车)为补充。深入实施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到2025年中心城市公交出行分担率达到30%以上,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保持较高水平。
推动巡游车与网约车的资源整合,推进“巡网融合”发展。(责任部门:局运管处,市运输服务中心,各县(区)交通运输局) 11. 提高现代物流高效率。充分发挥宿迁内河水运天然优势,在“一体三翼”港口总体布局基础上,构建“一核、三带、多节点”物流网络体系。
以运河宿迁港多式联运枢纽为核心,依托宿迁-沭阳、宿迁-泗阳、宿迁-泗洪等三大物流对外通道,打造三大物流产业带,有机串联沿线多个节点物流园,实现园区间要素流动和协同。
进一步引导加快运输结构调整,加快运河宿迁港铁路专用线建设,推进内河集装箱发展,加强与连云港港的合作。
完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推动网络货运、零担运输集约化、高效化。加速实现周边资源“为我所用”,创新推动“打造内河港和水运枢纽,推进‘四港协同’发展”,走出一条符合宿迁实际的水运发展新路子。(责任部门:局运管处,市铁路事业发展中心、市运输服务中心,各县(区)交通运输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