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领取小礼物
这种套路你遇到过吗? 原本普通的宣传推广手段 却变成一条黑色产业链 ......
“现在大家都知道,扫码领小礼物是骗人的,也注意不把手机给别人随意操作了。”2024年5月,当检察官回访乡镇时,村干部告诉检察官,在针对性普法之后,村里的老人逐渐提高了防范意识。
妄想不劳而获,他们盯上了老年人群体
2021年,无业的刘某从网上结识了李某,李某告诉他一条发财路子:如果新用户去注册某社交平台,那新用户注册的手机号的验证码可以卖钱,每个能赚二三十元。这个赚钱法子一本万利,刘某很快心动,但是上哪找那么多新用户呢?很快,刘某等人就盯上了不太会使用手机的老年人群体。 在利益的驱使下,刘某很快集结了古某等8个朋友,让他们做自己的帮手,他从中抽成。他把李某、古某等人拉在一个群中,方便古某等人及时发送信息。
为了降低群众警惕心理,古某等人打着推广手机app的名义,以送礼品纸巾、洗洁精的方式让中老年人注册抖音,收集到他们手机号的验证码后,古某等人立即发送到群中,刘某负责核算数量,李某再将信息卖给上线。为了防止被发现,古某等人还会将群众手机里的短信删除。
2022年10月至12月期间,古某等人倒卖个人信息非法获利9千元至9万元不等,刘某非法获利1.9万元,李某非法获利11万余元。
一朝案发,不仅要坐牢还要赔钱
2023年8月,该案被移送至泗洪县人民检察院。检察官认为,本案中李某等10人违反法律规定,非法向他人出售公民个人信息,扰乱了个人信息政策的收集、使用秩序,损害了公民的隐私权,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在对李某等10人提起公诉的同时,泗洪县检察院附带提起了民事公益诉讼。
2024年3月25日,经法院依法审理后,李某等人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二个月至拘役五个月不等的自由刑,同时还被判处罚金150万元至1万元不等的财产刑。在附带民事诉讼方面,李某等10人被责令支付11万余元至9000余元不等的社会公共利益损失赔偿金,并在全国性新闻媒体上向社会公众公开赔礼道歉。
考虑到老年人群体容易上当受骗,泗洪县检察院组织宣讲队深入乡村街道,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以案释法,协同乡镇街道开展日常普法,不断提高老年人群体的防范意识。
|